【八荒是指哪八荒叫什么】“八荒”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常见的地理概念,常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天下的广阔地域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献中,“八荒”的具体所指略有不同,但总体上它象征着天下四方的广大区域。
以下是对“八荒”含义及其具体名称的总结与整理:
一、八荒的含义
“八荒”最早见于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凡四海之内,皆为九州;九州之外,谓之八荒。”这里的“八荒”指的是中原以外的八个方向,代表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认知范围。后来,“八荒”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象征,表示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,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壮阔的意境。
二、八荒的具体名称(常见说法)
根据古代典籍和后世学者的归纳,八荒通常有如下几种说法:
| 序号 | 八荒名称 | 含义解释 |
| 1 | 东荒 | 东方之地,多指东海以东的地域 |
| 2 | 西荒 | 西方之地,多指西域或西方边远地区 |
| 3 | 南荒 | 南方之地,多指南方蛮夷之地 |
| 4 | 北荒 | 北方之地,多指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地 |
| 5 | 东南荒 | 东南方向的偏远地区 |
| 6 | 东北荒 | 东北方向的边远之地 |
| 7 | 西南荒 | 西南方向的偏远区域 |
| 8 | 西北荒 | 西北方向的边远地带 |
三、其他版本的八荒说法
除了上述常见的八荒名称外,还有一些文献中对“八荒”有不同的划分方式,例如:
- 《淮南子》中提到“八荒”包括:东极、西极、南极、北极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。
- 《山海经》中虽然没有明确列出“八荒”,但其记载的四方异域也常被后人引申为“八荒”的一部分。
四、总结
“八荒”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地理概念,虽无确切的地理边界,但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指代天下的四方之地。从字面意义上看,它代表了古人对世界广阔性的理解,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视野和疆域观念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八荒”更多地被用作一种文学修辞,象征着广袤无垠的空间和深远的历史感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八荒”在诗词、神话或历史中的具体应用,可参考《山海经》《礼记》《淮南子》等古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