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语和情语分别是什么】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。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深切同情与思念之情。下面将从“景语”和“情语”的角度进行分析,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展示答案。
一、
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是整首诗的起始句,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。其中,“杨花落尽”是典型的自然景物描写,属于“景语”,展现了春日凋零、时光流逝的意境;而“子规啼”则借鸟声传达出一种哀伤、愁绪的情感,属于“情语”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友人的牵挂。
这两句诗虽未直接抒情,却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浓厚的悲伤氛围,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内心的沉重。
二、景语与情语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 解析 |
景语 | 杨花落尽 | 杨花是春天的象征,其“落尽”暗示着春日的结束,也象征着离别和时间的流逝。 |
子规啼 | 子规(杜鹃)常在暮春时节啼叫,叫声凄厉,寓意哀愁与思乡之情,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。 | |
情语 | 杨花落尽 |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与无奈,同时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|
子规啼 | 借子规的啼叫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情绪,是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同情。 |
三、结语
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一句,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,将景物与情感巧妙结合,达到了“景中含情,情中有景”的艺术效果。这种“景语”与“情语”的交融,正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,也是该句诗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