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眠不觉晓的出处】“春眠不觉晓”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春晓》。这首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之一,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早晨宁静美景的喜爱与感慨。
一、
《春晓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如下:
> 春眠不觉晓,
> 处处闻啼鸟。
> 夜来风雨声,
> 花落知多少。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,通过“春眠不觉晓”一句,生动地表现了人在春天里睡得香甜、不知不觉天已亮的情景。接着,诗人通过“处处闻啼鸟”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,再由“夜来风雨声”引出对昨夜风雨后花落的担忧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。
二、出处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春眠不觉晓 |
出自 | 《春晓》 |
作者 | 孟浩然 |
朝代 | 唐代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诗名 | 《春晓》 |
创作背景 | 描写春天清晨的自然景色与感受 |
诗歌主题 | 春天的美丽、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变迁 |
语言风格 | 清新自然、简洁明快 |
文学流派 | 山水田园诗派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春眠不觉晓”之所以广为流传,不仅因为其语言简练,更因其蕴含着一种生活情趣。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与安逸,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。在现代生活中,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在春天慵懒、不愿早起的状态,带有一定的生活化和幽默感。
总的来说,《春晓》作为一首经典古诗,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与审美观念。